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正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方位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5-28 [来源]: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决定性成就。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这要求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自觉树立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的意识,并针对存在返贫风险人群实施针对性措施,全方位做好返贫风险控制。

返贫是指经过扶贫开发之后,部分脱贫人口再度回到贫困状态的现象。返贫受制度、文化、生态、能力、权利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传递性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等不同类型。当前,下列几种典型返贫风险值得重视。

断血性返贫。即在物质配给“断供”的情况下,扶贫对象由于失去财富生产能力而返贫。其显著特征是,一旦停止对特定人群和区域的资金、技术扶持或减弱扶持力度,就会出现返贫迹象。

失敏性返贫。失敏是指扶贫对象对政策失去敏感性或响应能力,本质上是指政策失灵。失敏性返贫是由于新的政策变化导致原来的政策激励不再发生作用,稳定发展难以为继而导致的返贫。

转移性返贫。这是指扶贫对象由于社会角色、身份、地域变迁引起自我调适失败而出现的返贫现象。

将返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必须准确把握造成返贫风险的内外部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动力问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时指出:“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当前最主要的返贫风险在于产业经营失败以及就业困难等导致的收入锐减,无论在政策性返贫、能力缺失返贫、发展型返贫等各种返贫现象中,收入问题是返贫的主要成因。为此,应注重防范产业发展中的自然、资金、市场风险,解决单一化问题,增强可替代性。

突发因素增加风险。研究表明,农村贫困人口的返贫率和自然灾害、疾病等呈正相关关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减贫进程产生较大影响。这主要体现为: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帮扶工作受到影响。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防范返贫风险,重在精准施策。例如,因地施策,分类施策,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

自我发展能力原因。自我发展意识低、主体素质差、抵御风险能力脆弱的返贫者,极易再次落入贫困。实践证明,不解决内生动力问题,就一定不会彻底解决返贫问题。

此外,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一些地方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等,导致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政绩脱贫、被脱贫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扶贫监管缺失成为导致返贫风险的原因之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