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荐理由
《山海情》是由孔笙、孙墨龙执导,黄轩领衔主演,张嘉益、闫妮、黄觉、姚晨、陶红、王凯特别出演,热依扎、黄尧、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王莎莎、祖峰主演的脱贫攻坚剧。
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该剧于2021年1月12日在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首播,并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同步播出。
二、剧情简介
政府建立吊庄基地,号召西吉的农民们移民、搬迁。但飞沙走石的荒漠条件太艰苦,搬迁来的村民第二天就走了一半。马得福用尽各种办法动员大家去吊庄,并帮助村民们留下来。1996年,党中央作出推进东西部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其中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共同推进宁夏扶贫工作。福建专家来到村里教村民们种蘑菇,让大家挣到了第一桶金,又想尽办法为蘑菇寻找销路。福建的干部们鼓励、带动宁夏的劳务输出,为村里人去福建打工积极创造条件。扶贫政策四面开花,闽宁镇初具规模。张树成走马上任闽宁镇的党委书记,继续三级扬水工程的同时,加强劳务输出、招商引资,闽宁镇旧貌换新颜,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主动报名搬迁。时光飞逝,闽宁镇变得越来越好。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三、剧集评价
《山海情》全方位还原了中国二十世纪90年代的扶贫工作,细节呈现十分全面。该剧刻画了多个扶贫干部的鲜活形象。主角马得福是宁夏当地的村干部,为了完成脱贫的工作,他豁得出去,也足够踏实;以陈金山为代表的福建扶贫干部,积极克服困难,全心全意为扶贫事业服务。作为南方人的陈金山刚到西北时,既要克服语言沟通的难题,也要克服水土不服。剧中,他才在西海固睡了一晚,第二天起床就流了一脸鼻血。当这群扶贫干部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之后,便开始源源不断给村子带来新思想和新政策,例如,为解决劳动力闲置问题,他们安排村里的闲散青年到福建打工;为帮助村子发展第一产业,他们邀请专家革新农业技术,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的农作物(《羊城晚报》评)。
《山海情》以展现东西协作扶贫下的“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闽宁模式”是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命题。该剧所展现的脱贫故事,不仅仅是在阐述一个地区的物质发展、精神发展历程,还聚焦放大其中“人”的故事。剧中,重大命题借由一个个平凡人物的故事建构,伟大建设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以个体缩影为叙事基点,以时代变迁为讲述脉络,通过描摹群像抒发家国之志,向来是正午阳光团队擅长的创作模式。该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采用“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的创作方式,制作方还原年代气质的种种努力,都为剧集增添了真实的力量,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金陵晚报》评)。
《山海情》通过高级化的影视语言记录了扶贫攻坚的真实,又摆脱了卖惨之后再强行煽情的苦情底色,整部作品在写实的基调中融入了昂扬和喜感。第一集中,“洋芋吃够了”的娃娃们结伴离家出走的一幕,在影像表达上颇具诗意,呈现出年轻一代对好日子的向往,也点出了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全剧主题。人物脸谱化、扶贫桥段符号化、表达空洞化是很多扶贫剧的通病,而《山海情》在艺术表现力上打破了此类题材的瓶颈,它以高能剧情和抓人节奏展开叙事,作品的魅力更多还来自于生动真实的时代群像(《北京日报》评)。
《山海情》在一片好评中收官,很多人感慨,没想到一部主旋律扶贫剧竟成了“剧王”。若以流量剧标准看,该剧算得上“土得掉渣”。千沟万壑、戈壁飞沙,土坯房、地窝子,以及人人脸上的“高原红”,全景呈现三十年前大西北“苦瘠之地”的贫困艰辛。它没有为时代加“滤镜”,也没有渲染人物“高大全”,更没有回避移民扶贫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普通个体的复杂心态。恰恰是这样的“有生活、没口号”“有苦难,更有苦干”,将曾经的亲历者,更将无数富足年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带入到历史现场,去见证了一段苦尽甘来、创造未来的奋斗史。善良者对善良者的祝福,奋斗者对奋斗者的珍重。这样的作品火了,折射的正是现实主义创作的成功。西海固那段真实的人间奇迹,呈现的是时代的纹理,传递的是时代的声音,展现的是一代人几代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群像。而其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是过往大众所不熟悉,过往影视剧更很少“原生态”呈现的(《北京日报》评)(分享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