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一学生,只有通过预知未来职场才能做好当下。当你问到这个问题,很多前辈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要你去实习、去培训、去兼职等等,固然这是走向社会的通行模式,你也会这样去做,但是否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呢?但我更希望你能够为自己量身绘制一幅职业发展路线图,如何精确绘制职业发展路线图呢?
1、先与外界建立有效链接:
知道自己是谁,有必要经历一个信息搜集、处理、吸收、输出的过程。外界是指,“深度”参加职场活动、结识职场精英、带着好奇心走进企业实习。“深度”折射出来的是你认知自己的过程,知道自己是谁,兴趣在哪里、如何通过再学习获得提升,甚至是提升自己的窍门在哪?而不是盲目的读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而读的新专业。想应聘培训师这个岗位,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是关键,那就要抓住在校期间任何可以表达的机会,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这就是在校期间我们应该做的,这一思维是颠覆自己在认知层面的误区,也就是决策和意见是自己做出来的,而不是完全依赖别人给的信息。这些外界的“不速之客”,是带领你看世界最好的载体,不要忽略了他们。单一岗位的实习给你的也只是该岗位基本技能上的提升,与这些因素相比,它还是太过单薄。
2、好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的养成:如果说一个好的实习机会可遇不可求、准备一次cpa考试也未必有百分百的把握、学了一项新技能未必将来有的放矢,但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你终身受益。仔细了解一些事业成功人士他们都有一些共性的特质,比如坚持早起、坚持某项运动、阅读永无休止,看似无关紧要的行为,其实是你与同龄人与众不同的最直接的习惯。因为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时间管理、健康管理、知识管理的基础,如果大学几年,能去坚持做这样3件事,你可能更能接受未来工作赋予你“坚持”“效率”“健康”的重要性!职场规划,与其说好事上门,不如说是我们“坚持”的成果、“效率高”的表现、“健康”赋予了你精力充沛,从而任何时候都不会掉链子。
当职场对你的考验,还未到用业绩说话的时候,好习惯是你在职业初期能否脱颖而出的催化剂。
3、底层逻辑的建立,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想象一下,毕业后,在校园招聘会上,每个学生拿着同样的专业等级证书和不相上下的文凭,为什么有的人会脱颖而出呢?
是不是他的表现力更能给予面试官信心?这种表现力囊括了表达力、思维力、理解力,表达过程中讲述了他成功主导了某项活动,以及如何成功的。即便失败了也能总结出一套理论,这也是为何风险投资人更关注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企业招聘员工是一种变相“风险投资”,这是一种机会投资,把机会给我,就要放弃给另一个人的机会。